朱梦妍同学是课题组的本科生,这源自陕师大心理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进入大二之后,可以双向选择某个老师指导自己的科研日常。从大二开始,朱梦妍一直在课题组做眼动研究,特点是学习能力强,动手比较快。如果科研比作登山,绝不会让领队吆喝着往上走。这些年,她熟悉了眼动技术相关的编程和数据分析,掌握了R语言至少LME处理技术,对APA风格的论文写作也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后前去爱丁堡大学读研。
当前发表的研究探讨了中文阅读中的语义预视效应问题,采用同义词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同义词相对于语义相关词更强的语义预视效应,对认识语义效应的机制具有一定的贡献。
语义的预视效应,一直以来是阅读领域较有争议且存在跨语言差异的话题之一,是探讨和解决阅读中注意分布问题(平行与序列加工的争议)的关键。在英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这样的拼音文字中,前人很少发现语义预视效应的存在。只有德文一直都有关于“语义预视效应“存在的证据,且研究者认为,德文具有较浅的正字法结构导致该现象出现。在英文中,语义预视效应的最早证据在同义词上,研究者认为同义词存在更强的语义关联,更容易从副中央凹快速激活。然而,后期研究发现语义合理性相对于词汇相关性,在语义预视获得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文阅读中,前人通过单字的操作以及少量通过双字词的预视研究,发现中文中存在一定的语义预视效应。研究者认为语义合理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在语义合理性条件下,更容易获得副中央凹语义信息。然而,语义相关程度是否影响语义效应获得,当前并无定论。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语义相关程度的控制(体现为同义词以及语义相关双字词的材料使用),来探究中文阅读的双字词水平上的语义预视效应,并通过统计处理比较了语义合理性与相关性的作用。结果发现:同义词较语义相关双字词更能在阅读中产生语义的预视效应,且产生该效应的主要原因是语义相关程度而非语义合理性。
针对中文研究中获取的语义效应,该研究也提出了中文阅读中词切分的复杂性可能对跨文化的差异形成一定的贡献。中文中词边界的模糊性以及切分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加工即跳过的假设并不适合所有的眼跳,在相当量的眼跳中,加工过的词汇可能由于眼跳落点误差或预设眼跳长度等导致眼跳计划并未取消。研究对于认识中文中的副中央凹加工机制具有一定的价值。
详情见参考文献:
Zhu, M., Zhuang, X. & Ma, G. Readers extract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parafoveal two-character synonyms in Chinese reading. Read Writ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1145-020-10092-8
(作者:MGJ)